• 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期以来在中药中一般都同其它草药一起用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 黄耆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 黄耆为多年生草本。
• 芎、归、胶、芍、二冬、二地所以清血分之热,可养血固胎;醉芩、刺蓟、马勃专除血中之伏火;黄耆、术、芩、陈、甘补阳以生阴之道。
• 二钱甘草钱半黄耆、人参一钱。
• 每晚先服黄耆赤风汤一付,临卧服丸药一付,吃一月后,不必服汤药,净吃丸药,久而自愈。
• 东垣有言,黄耆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
• 黄耆、枸杞、红枣汤是温补汤,其中红枣可以补气健脾,黄耆可以补气、补虚,而枸杞可以补阳。
• 再加人参、黄耆、白术、陈皮,名十味香薷饮,治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昏。
• 黄耆为气分之主药,能补气,更能升气;辅以柴胡之轩举,香附之宣通,阳气之抑遏者,皆畅发矣。
【词语名称】: 黄耆
【词语拼音】: huáng qí
【词语意思】: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黄色。根甚长,可入药。《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 胤宗 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耆、防风煮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耆》:“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