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的驻英公使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都以日记形式记录了所见所闻,偏偏这一届公使龚照瑗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幸好有宋育仁的著述作了弥补。
• 著曾纪泽、许景澄于著名各大厂详加考察,何式最善,电奏候旨遵行。
• 试析曾纪泽的近代国际法意识
• 曾纪泽与中法战争时期的英国调停
• 曾纪泽的国际法认识与实践初论
• 曾纪泽外交活动中的文化人格述论
• 是日午后,他与长子曾纪泽散步于署西花圃,突发脚麻,被扶掖回书房,已不能言,端坐三刻溘然而逝。
• 国际法意识和主权意识给了曾纪泽无穷的力量,他利用西方国际法作为武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曾纪泽的时局观与爱国精神
• 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
• 曾纪泽与国际公法
• 从书籍阅读看曾纪泽思想的形成
• 发生在曾国藩和曾纪泽父子之间及康有为和梁启超师生之间的认识差异和思想冲突,可以看成是近代思想史上代际冲突最典型的例子。
• 总督李鸿章、都统善庆、侍郎曾纪泽为佐。
【词语名称】: 曾纪泽
【词语拼音】: zēng jì zé
【词语意思】: 清末外交官。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子。通晓外文,留心时事。任驻英、法公使,兼驻俄公使。1881年与沙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中国伊犁领土主权。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后任海军衙门帮办、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撰《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