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丞虽然官职不高,但父子同日升同样的官,受同样的赏赐,却是旷代殊荣,被传为一时佳话。
• 六年,进秘书丞兼权刑部郎官。
• 改歙州军事判官,再迁秘书丞。
• 后卒于秘书丞,士友悼惜之。
• 高祖武德初为起居舍人,迁秘书丞。
• 时秘书丞卫恒考正汲冢书,未讫而遭难。
• 王文学,南郡王友,秘书丞。
• 久之,复除彭城王友,转秘书丞。
• 未弱冠,举进士,历官秘书丞。
• 去职,累迁为秘书丞、骠骑从事中郎。
• 通判青州,入直史馆,迁秘书丞。
• 召为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
• 七年除主管官诰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右司郎官,秘书丞。
• 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
• 举进士,为江宁尉,历官宣德郎,守秘书丞。
• 召入直史馆,赐绯鱼,再迁秘书丞、知浚仪县。
• 用吕公著荐,为秘书丞、集贤校理。
• 以选入侍讲东宫,为秘书丞。
• 后为秘书郎、秘书丞、中书郎。
• 除秘书郎,迁太子舍人秘书丞。
【词语名称】: 秘书丞
【词语拼音】: mì shū chéng
【词语意思】: 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通典·职官八》:“丞,魏武帝 置祕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 文帝 黄初 中,欲以 何楨 为祕书丞,而祕书先自有丞,乃以 楨 为祕书右丞,其后遂有左右二丞,刘放 为左丞,孙资 为右丞,后省。晋 復置祕书丞……歷代皆有。大唐 龙朔 二年改为兰臺大夫,咸亨 初復旧,掌府事句稽省署抄目。”宋 高承《事物纪原·秘殿掌贰·秘书丞》:“《齐职仪》曰:汉献帝 置祕书令丞二人,魏文帝 分祕书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此盖置官之始也。或曰 魏武帝 置也。”